部门预算编制部门预算定额经过消耗指标定额计价,为计算工程劳动力、机械、材料的耗用量、提供统一的可靠的参数。在工程造价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亦是概算定额编制的编制基础。
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的编制原则
1、均衡原则
预算定额,一般根据社会平均水平为基准。综合考虑工程中出现的可变因素,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必须要留出合理的浮动空间。预算编制数
2、简明原则
编制预算定额的时候需要简明。对于主要的、常用的、价值量大的项目,分项工程划分要细;相反,即能够划分略粗。预算定额需要项目齐全,防止缺少计价依据。补充定额通常由于受资料所限,费时费力,可靠性比较差,容易引起争执。合理确定预算定额的计量单位,简化计算。
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的编制程序
1、确定编制细则。主要包括统一编制表格与编制方法;统一计算口径、计量单位以及小数点位数的要求;有关统一性规定,名称统一,用字统一,专业用语统一,符号代码统一,简化字要规范,文字需要简练明确。预算编制过粗
2、确定定额的项目划分和工程量计算规则。
3、定额人工、材料、机械台班耗用量的计算、复核及测算。
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编制方法
现场观察测定法。现场观察测定法是专业测定定额的常用经典方法。其是以研究工时消耗为对象,观察测时为手段,凭借密集抽样和粗放抽样等技术进行直接的时间研究,明确人工消耗与机械台班定额水平。它不仅可以为制定定额提供基础数据,而且还可以为改善施工组织管理、改善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消除不合理的工时损失和进一步挖掘生产潜力提供依据。
定额换算法。根据工程预算的计算程序计算出造价,分析出成本,之后按照具体工程项目的施工图纸、现场条件与企业劳务、设备以及材料储备状况,结合实际情况对定额水平进行调增或调减,进而明确工程实际成本。但是这种方法制定的定额水平需要在实践中获得检验与完善。预算编制规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