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咨询行业而言,BIM技术应用或将会是一次颠覆性的革命,这将完全改变工程造价行业的行为模式,为行业带来一轮洗牌。针对造价咨询公司和工程师个人而言,前三项效果,不管达到哪一项也足以成为在行业内立足的资本,更别说是同时达到三项。故此,能预见的是,当少数咨询公司或者个人掌握BIM技术时,他们将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当大多咨询公司或者个人掌握了BIM技术时,那些没有掌握公司或者个人就会被快速淘汰出局。这样的话BIM真的可以取代工程造价吗?
这亦意味着,工程造价咨询中一个老大难问题:工程算量,将会成为历史。
工程蓝图上表示的工程量是一个确定的数据,每一个造价工程师基于对图纸的理解以及自己的职业水平高低不一从而得出不同的数值,不过从理论上而言,其是唯一确定的。造价工程师在商务谈判时,一个最为重要亦最为枯燥的工作便是核对工程量。钢筋、混凝土、电缆、风管、水管、阀门,这些工程里大量采用的材料,无一不是谈判的焦点。造价工程师们就如同抢夺山头一样,在每一种材料上进行着攻坚战。一些工程结算耗时长,绝大部分时间就是用在这里。
在应用BIM技术之后,施工单位递交的竣工资料将涵盖他们修改、深化过的BIM模型,这个模型通过设计院审核之后作为竣工图的一个最主要组成部份转交给咨询公司进行竣工结算。而依托于这个模型,施工单位和咨询公司导出的工程量必然是一致的。这亦就代表着工程量核对,这一个关键环节将会不复存在。承包商在提交竣工模型的同时就等于是递交了工程量,设计院在审核模型的同时其实已经审核了工程量。传统预算编制
毫无疑问,由BIM模型里读取工程量简便快捷,造价工程师省去算量的繁琐工作。
然而这个部分工作并不是凭空消失的。而是设计师在建立模型的时候,借助定义模型各类构件的属性,把它们提前完成了。既然设计师代替造价工程师完成了计算工程量的工作,所以这部分工作的报酬也将会相应转移给设计师。在每一个项目里,造价工程师获得的报酬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为维持既有收入,他们也许需要接受更多的委托,这对于他们或者是他们所属公司的商务经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了BIM,造价工程师终于能够由繁琐的算量工作中解放出来了。原来造价工程师们更多的扮演着造价员的角色,计算、核对工程量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工作精力。而限额设计的造价控制、全过程造价管理这些技术含量更高的业务,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甩掉算量这个工作内容后,他们终于能够从事那些业务,将会对项目有着更深、更直观的接触,进而形成个人职业生涯的良性循环。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国内已经有一些发展得相当成熟的三维算量软件,可是BIM不等同于三维模型。比如鲁班算量和广联达算量两款软件。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前者依托于CAD平台开发,相当于CAD软件的插件,可以在CAD基础之上进行算量工作,同时支持所有的CAD命令,算量人员可以快速上手。后者依托于自有平台开发,算量人员熟悉软件需要一个过程,然而其可以直接导出工程量到广联达计价软件。这两款软件占据算量软件市场的大部分,并且都是三维算量。
不过这并不是说我国造价行业已经步入到BIM时代。首先,BIM模型是全生命周期通用的,所有项目的参与方都是会依赖这个模型,并且可以跟这个模型进行互动。而算量软件的三维模型,只是造价工程师自己建立的,跟其他专业缺乏互动。
毫无疑问,BIM对造价专业是一个非常大的推动,可以把大量的、重复的、机械的算量工作交给其去做,这理应是工程造价之福。预算编制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