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审计办法在近些年,为了进一步强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提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质量及效率,解决政府部门投资不足的问题,各地政府陆续推进建设项目PPP模式。然而PPP项目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大,问题类型多,致使审计的难度加大。这篇文章结合审计工作实际,探讨PPP模式下建设项目的审计重点与路径优化。
1、PPP项目审计应当注意的问题
(1)审计定位的多元化
在PPP模式下,建设项目的投资主体是由政府部门与社会资本方共同构成,双方合资组建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工作。故此,单纯的站在政府部门角度进行审计明显无法了解项目的全部过程,这时便必须转变固有审计思维,充分考虑引入社会资本带来的影响,并且PPP项目大多数是公共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利益相关者涵盖了政府、社会资本、建筑经营企业、金融机构以及社会公众,怎样在审计中统筹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公众利益和社会资本收益,亦是PPP项目审计必须考虑的重点。工程审计总结
(2)审计内容的复杂化
传统的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中,审计重点多数是放在建设环节,审计周期自项目立项至竣工验收,审计内容是以程序管理、工程造价、财务收支、竣工决算为主。而PPP项目因为工作形式的转变,其整个项目周期主要包含采购、建设、运营、移交等多个过程,建设内容也增加了投融资、运营、维护、所有权和运营权分配等环节。因而在PPP项目审计中需要重新转移工作重心,加大对建设成本、投融资成本、运营成本、股权结构等方面的审计,实现对项目整体内容的审计全覆盖。
(3)审计风险的多样化
PPP项目风险的多样性与复杂性造成审计风险的增加。政府和社会资本方合作本身就有着许多风险,一方面是社会资本方存在的项目建设风险、投资回收风险、市场收益风险、合作失信风险,另一方面是政府存在的资金补助风险、政策变化风险、运营移交风险及法律风险等等,这些的风险贯穿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在项目全流程中,审计怎样对众多风险环节业务流程的规范性、完整性、真实性进行评价,以及对潜在的风险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审计结果是不是能够获得各利益相关方的认可亦将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2、PPP项目审计路径优化
在PPP模式下的建设项目,主要经历项目决策、建设、运营、移交四个阶段,时间跨度比较大,应用传统跟踪审计方法必须要投入大量的资源,不利于审计效率的提升。所以,需要创新跟踪审计方式,由关键点入手实行切入式的跟踪审计,做好项目识别、准备、采购、建设、运营、移交等关键环节的审计工作,准确掌握各阶段关键环节的审计重点。工程过程审计
3、PPP项目的审计重点
(1)决策阶段
PPP项目决策阶段是决定着项目可不可以有效开展。审计部门理应重点审核PPP项目决策方案,确定变相融资形成隐形债务的风险,以及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进而降低政府财政资金的运转风险,并且应当重视对可行性报告的审计工作,分析当前PPP项目是不是具备可行性。另外,应该对PPP项目的投融资结构、回报机制的合理性进行重点审计,以保证社会资本方收益回报在合理范围之内,防止出现收益分配不合理导致社会公众利益与政府利益受到侵蚀。在合同签订环节,必须注重审计合同体系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合同控制权配置的合理性、特许经营权及期限的恰当性、特许经营收入以及政府补贴的合理性。
(2)建设阶段
PPP项目在建设阶段的审计工作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施工前的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
在施工前的准备阶段,审计应当加大对于项目预算的审核,①对设计方案的经济性进行审核,督促设计单位充分利用价值工程与限额设计理念,由根源上降低项目建设成本;②对投标文件进行审计,特别是定价部分,保障价格定位合理,进而降低后续施工风险;③对合同的合法性开展审核,保证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可以合理分担建设风险,以及降低经济纠纷发生概率。
项目施工阶段,审计应当重视施工管理的有序性,①对工程款、材料费的审核,提高工程款项支出的合理性,并降低资金浪费现象,保证资金可以良好运转。②对施工进度计划制定的合理性进行审核,是不是严格依照项目建设要求有序推进,是不是由于计划不合理造成工期拖延,影响施工进度。工程审计的书
竣工验收阶段,审计应当重点关注项目建设成本。①经过对工程结算文件进行审核,关注套用定额是不是合理,工程量是不是真实。②经过对财务支出、收益活动进行审计,注意规费计提是不是合理,费用支出是不是真实,是不是存有挤占项目资金、随意分摊费用等的问题。
(3)项目运营阶段
项目运营维护阶段,审计机关应当以效果性为核心,开展绩效审计工作。通过对国家发布的有关于融资方面的政策开展分析并且作为绩效审计的主要依据,建立效果性、效率性、经济性、公平性和环境性为主的绩效审核体系,评价项目是不是满足公众需求,收费是不是合理,政府补贴是不是合理,服务质量是不是达到合同要求,是否能够实现项目长期利益最大化等。
(4)项目移交阶段
移交阶段是PPP项目审计工作的最后环节,审计工作的重心应该放在项目绩效评价以及移交范围确定方面,经过对项目移交清单、资产评估报告、补偿方案、资产性能测试报告以及绩效评估报告等材料进行审核,确定移交节点的资产价值和项目收益,以保障项目价值符合合同的要求,亦确保政府部门及社会公众的利益。工程审计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