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算审计收费标准据悉对量是工程结算其中的一个关键性、决定性环节,在前期的工程量计算毫不例外地涉及到对量。因为计算主体所处的立场不同,计算方法自然也就截然不同,计算结果更加是大相径庭。
一个工程结算拖上一两年甚至是几年的现象时有发生,因为人们对于规范、定额的理解是迥然相异,有时候设计图纸其本身也是有歧义或模棱两可,如此双方意见难以统一,有些问题无疑是悬而未决,进而致使结算工作迟迟没有办法了结,这个是参与结算的多方所不乐意看到的。
对量的一些基本原则
不管是手工对量、软件对量亦或是软件与手工对量,对量的一些基本操作流程还是相同的。
先将一些原则性的、共性的东西确定下来。比如钢筋采用什么接头,土方的挖运填的界定。之后,从粗到细,先易后难,控大量调小量,求同存异,相互沟通。过去经常采用的搜查法不太适应新形势下对工程量的精度要求,目前更多的是全面审核法。
对量不但是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并且要从业者有着很高的建筑专业素养,一定程度的施工经验,对规范和定额的正确理解,精确快速计算工程量的技能还必须掌握沟通的技巧、谈判的艺术等等。工程结算证
在计算工程量时一定要考虑后续的对量工作,尽可能的表达清楚,主要包括了图纸号、名称、位置和构件的基本属性,每种量都需要有据可依,对自己算的量要了如指掌,不管是什么量都需要有充分的说服力,不可以强加于人,只有获得对方认可签字才算是对完量。
每次对量结束后都必须有记录,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有争议,对增减的细目与原因需要罗列清楚,这样对量过程便是可追溯、可查和透明的。最后参加对量的双方或三方在上面签字盖章,尤其是涉及到争议和敏感的或者是甲方拍板的问题,鉴于责任问题,对量的人要有自我保护意识。
软件对量的流程和思路
这种情况,通常互相交换文件,检查对方软件中计算设置是不是正确,建模是不是和图纸一致,参数输入是不是正确,构件是不是有遗漏,楼层设置是不是正确,套用做法是不是正确等等,只要是这些东西都做正确了,如此计算结果应当是基本对的。
倘若发现对方的准确率较低,就需要逐个构件检查。只要仔细检查一定会发现计算的错误和漏洞。要是被对方发现了错误后就要勇于承认,不可以固执己见。工程结算清单模板
碰到双方意见无论怎样交流也不统一的可提交给领导,不可以纠缠太久影响后续工作。部分的分歧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缩小。
计算结果的不同是必然的,相近是偶然的,相同是不存在的。计算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施工方容易高估冒算,甲方和咨询单位通常算得比实际消耗还少,这主要是因为所处的立场所决定的。
②施工方对定额的理解不及咨询单位,而甲方、咨询单位对于施工工艺不是很熟,也会导致计算结果的差异。
③对图纸的理解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通常施工方对图纸的理解会相比咨询单位更深,尤其是对设计变更,很多咨询单位很茫然而施工方一清二楚,如此必定会出现结果的不同。
④工程量计算的工具与方式不同也是会导致计算结果的不同,同一个工程用手工与软件计算的结果有一定的差异,以不同的软件也会有不同的计算结果,不同的人用同一个软件计算结果也是会有误差。装修工程结算单建设工程结算管理办法
⑤施工单位送审的钢筋计算书通常是按施工的思路进行计算,而甲方和咨询单位通常是按预算的规则计算,这种计算结果会有所差异。
有一些大项目涉及到数亿资金和几万吨钢筋,在对量前就应当制定周密的对量策略、计划和进度,并且要按照具体情况实行适度调整,以保障对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对帐想要做到游刃有余的境界必须要经验的积累,怎样在对帐时获得主动,怎样掌控复杂的局面,怎样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怎样快速准确地对量,怎样做到各方满意,怎样平衡各方的利益,怎样做到公平公正,怎样熟练运用对量技巧等,这些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成的。需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对量流程和标准,才能够不断进步。工程合同结算